拿坡里六和拿坡里和弦

分享

这次是一个小小的赠品,介绍一些古典和习惯用的特殊和弦。由于它不常被带入其他类型,因此这也是演绎“古典风格”的完美选择。

1

什么是拿坡里六

(也称为那不勒斯六)

这里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古典小调终止式……

null

小调的II仍然是一个习惯性的和弦。因为它是减三和弦,它有三全音。这样的“第一转位”稍微缓和了一些印象,但仍然很锋利。所以,如果我们把根音降低半音,会发生什么呢?

null

是这样的!三全音消失了,根音轻轻地靠在主音的半音上,产生了独特的声音。在古典音乐界,这种特殊的和弦被称为拿坡里六 Neapolitan Sixth)

顺便说一下,在大和弦的第一转位形式中,3rd是重复的形式,但这是例外情况下允许的。这种重复fa的形式是最标准的。

名字的由来和和弦符号

“拿坡里六”由于18世纪歌剧作曲界的“拿坡里派”喜欢使用,因此得名于“拿坡里”。而“六和弦”是法国传统流派中的一个词,意思是“第一转位”。因此,如果我说“拿坡里六”,那就意味着其中已经包含了“第一转位”的意思

对这个和弦赋予什么样的符号又因流派和书籍而异,我认为“N⁶”这个标记在国际上很有名。另一方面,在第七章中作为基准的《岛冈和声》中,这个被称为“拿坡里II” ,使用了“-II¹”的符号。因为根音下降了,所以打“-”。这次我们就采用这个吧。

前后文关系

对于这个“fa-la♭-re♭”的构成音,我们可以给出另一种解释。这是一个“将IV和弦的第5th调高半音”的变体。

null

拿坡里派之所以喜欢在这种叫做“fa-la♭-re♭”的旋位形式中使用这里的和弦,可能是因为IV的和弦和形状相似,很容易嵌入传统的终止式中。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可以重复3rd中的fa,因为你可以说那个fa才是根音。2

有鉴于此,一些音乐学家认为这种“IV的5th提升”才是拿坡里六的正确诠释。这是一个可以有非常多种解释的和弦,除了这两种解释之外,至少还有另外两种解释

直接去到V的模式

如果你把它连接到上面的“I的二转”,就可以用优美的半音来解决,这就是模范类型,有些形式不是这样的,而是直接连接到V的和弦。

null

这时在re♭和re之间发生“对斜”(虚线部分),但这是例外情况下允许的。另外,女高音以“减三度”从re♭跳到si♮,也不会引起任何问题。3

Siegmund Levarie, Fundamentals of Harmony(p.87)

从“拿坡里六”到V或I²→V,然后再到I的一系列终止式,有时在旧书中被称为Pathetic Cadence4

Charles Vincent – Harmony, Diatonic and Chromatic / F. A. GORE OUSELEY – Principles of Harmony / Joseph Humfrey – A Treatise on Harmony Part2 / A. Eaglefield Hull – Harmony for students

大调中使用的模式

另外,基本上是小调中使用的拿坡里六,也可以在大调上下文中插入“借用同主小调的和弦”。5

HELEN S. LEAVITT – Practical Lesson Plans in Harmony(p.81)

null

(在《岛冈和声》中,从同主小调借用的和弦要做一个圆圈标记。)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难被提名的和弦,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因为直接借用了和弦“fa-la♭-re♭”,所以la♭和re♭是从两种风格的调外带来的,具有很大的改变气氛的效果。

与Phrygian调式的连续

“拿坡里六”与Phrygian(或含有小二度的音阶,如西班牙八音音阶和阿拉伯音阶)密不可分,因为它利用了“与主音半音程接近的♭ii度音”。6

因此,注重演奏音阶是什么的爵士乐流派在解释这个和弦时,有时会被解释为“借用Phrygian的和弦”

null

我想,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对拿坡里六的位置有一个概念,或者说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位置。

2

拿坡里的和弦

拿坡里的音乐家们以“第一转位形式”使用它,以至于它被称为“拿坡里六”,非常显眼。然而,一些作曲家受此启发,认为“那么,把它用在基本形式或二转中不是很有趣吗?”这种使用的例子很多,特别是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

null

但是“拿坡里六”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它是第一转位。因此,这些和弦通常被称为拿坡里和弦 Neapolitan Chords)

“拿坡里和弦”指的是更广泛的范围,其中只有第一转位形式被称为“拿坡里六”。

拿坡里和弦(Neapolitan Chord)

任何以♭II度音为根音的大和弦

拿坡里六(Neapolitan Sixth)

“拿坡里和弦”中的第一转位形,也可以解释为“IV的5度变位”。拿坡里最常用的和弦

更广义地说,成为大七和弦的情况也被称为“拿坡里和弦”。在历史上,“拿坡里六”这个词首先定型,非第一转位形式的用法逐渐增多,而“拿坡里和弦”这个词的产生可能是为了涵盖它

和往常一样确认度数

这个VII章一贯以古典风格确认度数,但自由派的原始形式是“调性一元论”风格,以“VIm作为小调的领袖”。如果我们检查通常的摆放方式,它看起来像这样。

null

小调拿坡里,♭VII。“拿坡里六”意味着♭VII//II。另一方面,大调的拿坡里是“从同主小调借来的”,因此是♭II

通常情况下,“一元化”是轻巧方便的,但在解释这样一个专门针对古典音乐、以同一调性关系为中心的理论时,解释反而是混乱的。符号系统也有其优点和缺点。

现在,如果你从度数看这一切,你会发现小调的拿坡里仍然与Phrygian有相似之处,而大调的拿坡里与三全音代理有相似之处。尽管如此,拿坡里和弦在“通常用于第一转位”这一点上是特殊的

3

拿坡里和弦的实例

小调中的“拿坡里六”可以理解为“Phrygian衍生的和弦的第一个转位形式”,也可以理解为“下属和弦5th的变位”。你可能会说,它产生了一种“上下文叠加”,这给和弦的质感增添了深度。基于这一点,让我们听听真实的音乐。

基本形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拿坡里六”的例子,它在“小调”中以“第一转位”的形式出现。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20号 k.466(第一乐章)

null

这是D小调的歌。当进入第二个和弦时,有一种独特的紧张感和悬浮感,这就是拿坡里六的声音。后面的V将会把这种不安全感作为一种额外的紧张来覆盖,从而达到高潮。的确有Phrygian的情调,但是作为低音线的动作来说是非常古典派的,所以这样的组合还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4号 op. 12-2“月光”(第一乐章)

贝多芬在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开头运用了“拿坡里六”。

null

“月光”这个昵称来自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普的一句话:“就像一艘小船在月光的波涛中摇曳。”这个“拿坡里六”确实承担着“宁静”和“动荡”的一部分。

如果

作为参考,我们还会听一个把它变成普通II或IV的版本。

II(D♯m(-5)/F♯)在小调中

IV(F♯m)在小调中

如果是II的话,朝向三全音V的推进力会很大,但是在IV的话,力量就太大了。通过这样的倾听比较,你会发现“拿坡里六”这个选择是多么的绝妙。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17号“暴风雨”op. 31-2(第一乐章)

下面是另一个来自贝多芬的稍微特殊的例子。

null

这里是D小调开始,中场转调为属调A小调的场景。请记住,在调号中,si有一个降号。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拿坡里和弦和Phrygian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定要包括前后上下文。这里是转调到A小调的场景,所以B♭/D的和弦可以归类为“拿坡里六”。但是后面的V和弦省略了根音,没有一点解决感,这个G♯音看起来只是一个装饰音。

也就是说,这里形成了一种模糊的调性状态,在D小调和A小调之间摇摆不定。在接下来的部分中,B♭终于以基本形式出现,而不是第一转位形式,B♭-A这个和弦进行终于预示着D小调的回归。

……但是接下来又要回到A小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构图。这是A小调?这是D小调?我怀疑他是故意去瞄准那个中间区域的。

如果你曾经用Phrygian作曲,你就会明白这种“调性摇摆的感觉”。有趣的是,在1801年这个古典主义体系成熟的时代,这种调式的和声已经被尝试过。

发展模式

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一些应用的用法,比如大调借用或者成为七和弦。

勃拉姆斯 德国安魂曲第二首

首先是大调中作为“借用同主小调”带来的模式。

这里也是这样的场景:调号是B♭但是转调到F大调。在11:07部分,首先是主和弦F,然后是BΔ77th外质的旋律高亢响亮,令人印象深刻。下一个安静的地方是拿坡里六,和弦是G♭/B♭。用度数的话来说,是♭II。正是拿坡里六。拿坡里和弦的特点就是这种升天般的特有情感。

肖邦 前奏 op.28(第20号)

null

这里是乐曲的最后部分。与《月光奏鸣曲》相似,流程是“来自VI的拿坡里”,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没有成为第一转位形。它的基本形式非常简单,结果是一个非常激进的风格,男低音以增4度前进到后面的V7。

19世纪早期的一本理论书解释说,拿坡里六是以这种形式确定的,绝对不会转变成其他形式。7

(1812) William Crotch – Elements of Musical Composition(p.72) (1812) William Crotch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选择其他形式,而只是意味着目前还没有多少其他形式的例子。

如果

如果按照惯例,如果这里是第一转位,会发生什么?我们来听听。

低音运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旋律变成Rt外质的损失很大。而且一旦低音的增4度移动消失了,就会觉得有点刺激不够。通过这样的聆听比较,你会发现急转直下的三全音对这首歌的音乐理念有贡献。

肖邦的这个和弦在其前后流动和调性方面显然有“拿坡里六”的意识。当公众认识到这个和弦是“源于拿坡里六”时,“拿坡里六”将自己的概念延伸到“拿坡里和弦”。 拿坡里和弦也让我们看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猫鼠游戏的历史,作曲家们扩大了和弦的可能性,并用他们的作品实例改写了理论文本。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op. 55(第一乐章)

又是贝多芬。从5:18起,铜管发出响声的地方就是拿坡里六。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叠加了7度的声音,形成了大七和弦。这里是转调到E小调的场景,拿坡里和弦是F。把它堆到7度,做成第一转位,就得到了FΔ7/A这个和弦。你可以从乐谱上看出来,F音和E音碰撞得很厉害。这种安排在延伸音论中是不可想象的。

但事实上,这种微妙的交响效果使它成为一种神圣的声音。虽然“拿坡里和弦”经常被描述为“大三和弦”,你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大七和弦。

约翰·威廉姆斯印第安纳琼斯的主题

最后我会稍微改变一下主意,跳出古典音乐。在电影《印第安纳琼斯》的主题曲中,大调中借来的♭II被象征性地使用。

在Tonic持续音持续一段时间之后,0:17的地方。这是一种基本形式的出现,虽然有争议是否归类为“拿坡里和弦”,就连接V而言,它绝对是拿坡里。我认为这部分还是针对电影背景中的中东音阶,看中了这样的音阶和拿坡里和弦的共性,很好地融入到管弦乐中,这就是大师的感觉。


拿坡里的♭II和三全音代理的♭II

从“拿坡里六”的典型用法,到模糊解决的模式,再到特意用于基本形式的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所有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后面跟着的是属和弦。我的意思是,拿坡里和弦原则上是属于“预属”和弦。

来源于爵士流行音乐中经典的“三全音代理的三全音♭II7”本身就是属,最好理解行为的倾向是不同的。

null

是否将这种向I前进的类型包括在“拿坡里和弦”这个词中,这是主义的问题。最初是从第一转位开始,在基本形式中使用,在大七和弦中使用和扩展的历史,你可以说这是“拿坡里和弦历史上又一个新的篇章”,也可以拒绝说“如果是为了三全音代理而创作的,那么当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都是站在一个立场上的。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和弦,案例和用例非常丰富,也是一个没有明确解释的和弦,因此什么是正确答案比你想象的要难。让我们把解释的讨论放在这一章里。

“转位”是古典音乐的灵感之一,而“拿坡里六”则是充分展现其魅力的和弦。这对于直接使用它来演绎古典音乐也很方便,相反,如果像拿坡里那样使用流行的和弦,也许会发现新的可能性。

总结

  • 在小调中,根音为♭II的大和弦被统称为“拿坡里和弦”。

  • 其中的第一转位被称为“拿坡里六”,原本这个形式被用作定型。

  • 它是一个正好位于II¹和IV之间的构成音,也可以解释为“用小六度取代IV的5th”。

  • 后面的和弦基本上是I²→V或V,但有些用法并非如此。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