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与调号

分享

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解释了“调性”的概念。

null

这首歌使用了七个音符:La、Si、Do、Re、Mi、Fa、Sol,La 位于“中心”,构成了音乐的轴线。虽然它们只是声波,但这些声音却组成了一支秩序井然的队伍。描述这种特质的词是“调性”。

如果你正在组建一个团队,一般都会要为团队命名。所以,为了避免添加太多不必要的词语,理论家们决定使用音阶名称作为团队名称。

La Si Do Re Mi Fa Sol 的音阶正式名称是“A小调音阶”。由此,这个调性被称为“A小调”。一首乐曲是用什么特定的音阶来构成的呢?指代它的词是 Key)。例如,经常看到这样说:

  • 这首歌是A小调的。

  • 这首歌的调是A小调。

  • 这首歌是拿A小调写的。

无论怎么说,意思都是一样的。

音阶和调

由于音阶的名称与调的名称相同,这两个术语很容易混淆。需要澄清的是,音阶本身就是一组音符的排列方式。调是描述一段音乐所使用的音阶排列方式的名称。

所以,“这首歌是C大调”说得通,但“这首歌是C大调音阶”听起来却很奇怪。“C大调”这个短语包含了“这首歌是由C大调音阶的音组成的”的含义。

音阶(Scale)

按顺序排列的声音集合。

调(Key)

这表明了有关一段音乐的调性的更具体的信息,即这首乐曲的中心音是什么以及它有什么样的音阶结构。

调性(Tonality)

中心音与其他音之间的组织关系。单一音被识别为音乐作品中心的状态或特质。

目前,这些词还比较难区分,但随着你接触更多的理论文本,你就会开始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个词。

调的上下/高低

顺便说一下,在KTV唱歌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调太高了”或“把调调高或调低”。这里的“调”就来自于我们刚才解释的调。

升高或降低整首歌曲的音高意味着移动整个音阶,这会改变音阶的名称和调性。例如,如果你将一首C大调的歌曲上移一个全音,它就变成了D大调的歌曲。

null

我认为有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不玩音乐的人,会把“调”理解为“歌曲音域的高度或宽度”,因为它起源于KTV。我也听过有人说,一首歌的音域很广,从高到低,就叫“宽调”。

然而,在音乐理论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宽调”这种说法。“调”指的是中心音和音阶结构的信息。无论一首歌是在一个八度内,还是一首用四个八度演奏的华丽歌曲,只要是用C大调创作的,都属于“C大调歌曲”,没有音域的宽窄之分。

非西方音阶

虽然音阶种类繁多,但“调”一词通常指“大调”或“小调”,其他调均不在该术语的范畴内。例如,有一种音阶叫做“西班牙音阶”,但用它创作的歌曲通常不被称为“西班牙调”。有一种音阶叫做“琉球音阶”,但用它创作的歌曲通常不被称为“琉球调”的歌曲。那么我们该怎么称呼它们呢?我们干脆称之为“琉球音阶歌曲”。这有点不方便,因为我们是在延续古典时代的惯例,但也没办法。

关系调(Relative Key)

顺便说一下,C大调音阶和A小调音阶都使用相同的七个白键。这种关系被称为“关系调”。

null

该术语也可用于指调;C大调和A小调的调是关系大小调 Relative Key)

  • C大调和A小调是关系调。

  • G大调的关系小调是E小调。

  • 对于C小调来说,关系大调是E♭大调。

正如两个音阶之间的界限有时会变得模糊一样,这两个调之间的界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得模糊。

2

转调

在歌曲中间改变调称为转调 Modulation)。改变调意味着在歌曲过程中会发生以下事件:

  • 使用的主要音阶将会改变。(使用的和弦也会改变。)

  • 中心音的位置发生变化。

一种典型的变调模式,尤其是在流行歌曲中,是通过在副歌结尾处上下移动整首歌曲的调来控制激动人心的程度,就像KTV里一样。毕竟,当人们试图高声唱歌时,他们往往会提高嗓门,这会让声音更有力量、更激动人心。所以,即使是相同的旋律,通过在歌曲中间稍微提高音调,也能在重复部分的同时,为结尾营造出恰到好处的激动人心。

YOASOBI的《夜に駆ける》在歌曲中变调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副歌部分(3:12-),从这部分开始的调降低了半音。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调,让演唱时音调更加平静,从而进一步强调副歌部分的宁静氛围。第二次是在紧接着的最终副歌部分(3:28-),调从降低的位置再次上升了三度,营造出一个突如其来的高潮。

虽然结尾处上升是经典做法,但之前故意下降一次却并不常见,而且成了热门话题。像钢琴这样的乐器,由于演奏的音阶变化剧烈,所以变调很困难。但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上作曲,整首曲子很容易升高或降低,所以如今变调已经成为一种更容易尝试的技巧。

然而,在调性变化的瞬间需要小心,因为当同一音阶的成员发生变化时,声音可能会变得浑浊不清,过渡听起来不自然且不连贯,而且人声部分也会很困难,因为必须发出与之前不同的声音,这可能会带来问题。

在这一领域,和弦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将在第四章“和弦”中详细介绍变调。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分析这些已有的歌曲,并借鉴其中的技巧。

3

调号

从这里开始,我将解释如何在乐谱上标示调。

null

这是以E为中心音的“E大调音阶”。以此为基础创作的歌曲被称为“E大调歌曲”。对于C大调/A小调以外的歌曲,基本状态是其中的音符会出现这样的升/降号。但这对作曲家来说很麻烦。如果你用E大调创作歌曲,似乎到处都会出现升号。

Ravel-《Jeuxd'eau》

这首歌是 E 大调,但如果你把它写成乐谱……

null

这么麻烦?当然不能做这么麻烦的事。所以我们得想个办法。如果把所有的升/降号都写在乐谱的左边,这些音符就永远是升/降过的

null

没有把符号逐个写在音符旁边,而是直接在开头声明。然后,无论它出现多少次,也无论它出现在什么音高,都会把那个音进行升降操作。这种用升号/降号组合起来表示调性的方式叫做调号 Key Signature)。调号在乐谱的整行中都有效,换句话说,每次都需要在每一行的开头正确地写出来。

变音记号

另一方面,一般情况下放置在音符左侧的升号和降号被称为变音记号 Accidental)(或临时升降记号、变音号)。当你想暂时使用不同的音阶,或者想添加一个不在原音阶中的音符作为小装饰时,变音记号是必要的。

虽然调号会影响所有八度的音符并持续到乐谱末尾,但变音记号不会影响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符,并且其效果仅持续一个小节 。

null

举个实际的例子。每次过小节线,你都需要重新思考。不过,读谱的时候,你可能会一时糊涂,所以为了确保读者不会感到困惑,你可以加一个还原符(♮),清楚地表示“升号结束了,请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可是个很贴心的做法。

null

在音乐界,这被称为辅助变音记号 Courtesy Accidental)(或提示变音记号)。然而,这种善意有时会适得其反……

  • 什么?我以为有什么特别的,因为符号都写好了,结果你只是正常弹奏而已。我知道变音记号的范围。别这么多管闲事。你在开玩笑吧?

嗯,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可不容易。为了避免这样的抱怨,有些人建议把“提示变音记号”放在括号里。

乐谱的好处

主要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创作音乐的人可能会发现,钢琴卷帘比五线谱更容易理解。然而,乐谱也有很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它能让你立即区分调内音符和调外音符

null

创作乐曲时,通常会临时加入一些与原调音阶不同的音符,以改变乐曲的构思。这是钢琴卷帘上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的开头,但你能分辨出哪些音符是外来的音符,而不是原调的构成音符吗?这肯定很难判断。如果这是五线谱,它应该是这样的。

null

升号和降号都写在那一行,所以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是“跑调”的音符😇😇

钢琴卷帘仅显示键盘上琴键的位置,不提供任何其他信息。而五线谱则以大调/小调为基本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将音乐如何变化的信息可视化。

随着我们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弦理论和旋律理论,这种信息量的差异将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我希望即使是那些不熟悉乐谱的人也能逐渐习惯它。在本网站中,我仍然会在旋律部分的第一章左右少量使用乐谱,但我会逐渐更多地使用乐谱进行解释。

由于大部分讲解都是通过音频进行的,因此几乎不需要能够完美地读出音符的类型,但建议您主动记住每个音高和每个音符之间的对应关系。

调号作为调性检测器

如上所述,这个调是由古典音乐确立的体系,它只涉及大调或小调。它有12个音符,每个调要么是大调,要么是小调。这意味着总共有24个调。在这个范围内,例如,如果一个调中有四个升号,那么唯一可能的调要么是前面提到的 E 大调,要么是与它有“相对”关系的 C♯小调。

null

所以,如果你看一下调号,发现它有“四个”升号,你就能立刻知道它是E大调/C♯小调。换句话说,调号的功能更直接,它更像是一个“告诉你它是什么调的符号”,而不是简单地“指示升号/降号的位置”

而且由于 E 大调/C♯ 小调音阶有四个升号,分别是Fa、Do、Sol和Re,如果你记住了那么多,那么你只需看四个升号就能立即知道要演奏什么音阶,而不必仔细查看调号。

调的判断

所以,当你看乐谱上的调号时,你就能知道调。但是,如果你想知道你正在听的乐曲,甚至你正在创作的乐曲的调,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稍后会介绍的秘密物品就会派上用场了。所以,我希望你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阅读。

总结

  • 一首乐曲所使用的主要音阶信息称为该乐曲的

  • 有时歌曲在演奏过程中可能会改变调,这称为变调

  • 每行乐谱开头写在一起的升号/降号称为调号,你可以通过调号来判断调。但是,仅凭调号并不能判断调是大调还是小调。

  • 调号和变音记号的作用范围不同,变音记号的作用范围较窄。

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