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转调技巧❶:转调的概念

分享


这一节是“了解转调的方法论”!

基于我们已经学到的和弦知识,我们将学习流行音乐中的转调和原理。虽然转调的风格因类型而异,但这次我们将集中学习流行音乐。

1

想想转调

在预备部分介绍“调”的概念时,简单介绍了转调 Modulation)。就是在歌曲中途改调。再说一遍,“调”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古典音乐中的系统,被狭义地分为大调、小调,是由音阶和由音阶产生的和弦组成的声音组织。从这24个调中的一个移动到另一个就是转调。

null

首先,我们要确定两个重要的因素,这两个因素都是关于音乐在转调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中央音高的正负

第一,中央音高。在大多数情况下,转调中心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

null

例如,以C大调为中心,半音为刻度就会出现这样的音高变化。如果你对G大调进行转调测量,对距离的感知是低完全4度(=-5),为了尊重五度圈的“5度关系”,对G大调的转调是“完全5度上(=+7)”,同样,对F大调的转调是“完全5度下(=-7)”。这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用音高来看,向上转调还是向下转调是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上行的转调会带来兴奋感,下行的转调会带来休息感等等。

调号的正负

另一方面,在转调时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讨论,那就是调号。也等价于音阶的成员。调改变意味着音阶的组成声音发生变化。在乐谱中,我们用调号来表示音阶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null

举个例子,当你从B大调转到C大调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个自然的调号来抵消这个调号,因为这样你就不用再加升号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把调号变化中升号增加、降号减少的变化视为正数,升号减少、降号增加的变化视为负数。

null

用五度圈来说,顺时针方向是正的,逆时针方向是负的。

null

举个例子,如果你把转调从F大调换成G大调,那就是两个升号增加、降号减少的变化,所以这就是“调号加2的转调”。或者如果你从D调转到B调,你的转调就会从降号系统转到升号系统,因为它们是逆时针方向的两个,所以我们把它们看作是“调号减2的转调”。比如一直向西穿过地球然后从东边回来。就是这样的。

调号变化意味着音阶的主要成员发生了变化。它意味着在听觉上带来新的频率,所以它必然会给乐曲带来新鲜感,新的刺激。调号的变化越大,听觉上的变化也就越大。

“五度圈”很好地表现了调之间的关系。在《和声的原理与实践》一书中,12个大调之间,12个小调之间,被解释为“以完全5度的关系上下连接”。1

島岡譲、 外崎幹二 「和声の原理と実習」p279

然而,如果我们用“上下”来捕捉这种调号变化,我们可能会把它和中央音的上下变化混为一谈,所以在这里我们用“左右”来描述这种调号变化。为了避免混淆这两种变化,我们分别把信息整理成“水平”和“垂直”。

null

调号(Key signature)的横轴、中央音(tonalcenter,tonicnote)的纵轴,即s轴和t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检查调之间的距离感来讨论转调。举个例子,如果你看这张图,你会发现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转调“中央音高的变化很小,但是音阶成员的变化很大”。

2

回顾一下调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进入主题之前,我还要回顾一下调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来看看C大调的平行大小调。另外,如果以后出现了诸如“C调”之类的说法,请将其视为省略“C大调”的说法。

平行调

我们先从平行调开始。如果我们在刚才的图表上表示平行调的转调,它会直接上下移动(因为没有调号的变化)。

null

这次我们有很多关于调的信息,所以我们决定使用上面的圆形图标作为显示。这是三个半音的移动,所以我用“-3”来表示。“调号不变的转调”只有这个平行调的转调。

只有这两个调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作为A小调的领导者,Am和弦在C大调中也是一种主功能,它工作在类似于所谓的“副领导”的位置上。最重要的是,音阶的构成音相同,因此基本和弦的成员相同

由于它的同一性,这种“平行”的二者可以极其随意地来往于彼此之间。因此,在想要分清明暗的古典中,规则是在A小调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把Em和弦改成E,以增加对比,把二者划分得更清楚。2

参照旋律篇第三章《三个小调音阶》

另一方面,在思考流行音乐理论时,不要试图奇怪地区分这两个调,而是认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将两个音调合二为一“一元论主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取得了进展。如果我们要讨论这次的转调,那也是一样的。除非有必要,否则将这两者放在一起会压缩信息量,使内容尽可能紧凑

同主调

null

然后是同主调。因为同主调和中央音相同,所以亲近度很高,所以很容易来往。在第二章里学到的“同主小调”,我想已经体会到了。如果你在图表上表现出来,你会看到一个正负3运动笔直地向左和向右。这和平行调转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央音高不变的转调 ”只有这个平行的转调。这种平行关系可以说是表里如一,光明与黑暗的关系。可以说,它在流行音乐中的重要性非常高,因为它很容易与表现联系在一起。

如果我们将“调号变化1”和“中央音高变化1”所带来的音乐变化建模为单位距离的话,那么平行转调和同主转调都是一样的“变化幅度3”。可以这么说。当然,音乐的变化不能简单地用数量来表示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即使是同样的正负1,听觉上的调号变化似乎更大。

属调、下属调

然后在五度圈上,在主调的左右两边就是属调和下属调。

null

和在和弦中一样,我们用红色填充G,黄色填充F。音高的变化是+7,-7,是转调中最大的。另一方面,调号变化最小,分别是正1和负1。这意味着“音阶组成音相似”,结果基本和弦也出现了共同的成员。比如比较C大调和G大调的基本和弦……

null

如果你看看五度圈,你会发现六个中有四个是相同的。这对于下属调的F大调来说也是一样的。在调号加减1的转调中,共有4个基本和弦相同3

不过,这只是在用三和弦思考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果用七和弦作为标准来衡量的话,共同和弦就会更少

如果有很多共同的和弦,那么转调就更容易了吗? 其实不然,这就有点困难了。因为在C大调键中C是领导者,G是带来提升感的角色。如果你想到G大调转调,你需要让听众重新认识到这个G是一个新的领导者(Tonic) ,而C已经降格为次要领导者。这就是所谓的下克上,翻身做主等等,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应的”流程”。

因此这种转调在古典音乐中才是常见的,但是由于需要理论技巧,它在流行音乐中的使用频率并没有那么高。

用功能看的转调

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每个和弦的功能都会随着转调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是为什么I,IIm,IIIm……这些度数名称如此重要。所以我想简单地给它取个名字(我知道用的场合不多)。像C调→G调这样在原来的调中原本具有属功能的和弦被主和弦所取代的类型,像叫做D转调、 C调→F调这样在原来的调中原本具有下属功能的和弦被主和弦所取代的类型,我们称之为S转调。而像同主转调一样,原来的调和声功能的和弦还是主和弦的叫T转调4

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功能难以理解的和弦分类

在D调和S调中,如果没有“这是新的主”、“这是新的下属”这类的提示的话,听众心中会有一段时间的困惑。除非你的目的是为了娱乐这种不适感,否则这是你应该避免的情况。相比之下,T转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和弦的TDS功能,是最容易的一个。

顺便说一句,我们决定把平行调之间的转调简称为“R转调”,而同主之间的转调简称为“P转调”(不是一般的称呼)。这个词以后会出现很多次,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把它缩短。

3

十二调坐标关系

上面提到的四个调就是那些关系密切的“近亲调”。其他的调被称为“远隔调”。但是,如果你通过s-t轴的坐标来观察,你会发现远隔调并不一定在远处。

null

这里是当C大调是主调时,12个大调的排列。到目前为止,在“s轴”上属和下属是最接近的,但在“t轴”是最远的。因此需要技术如前所述。

在流行音乐中反而更多地使用D♭调和D调这样的 t 轴上看起来相近的键的转调。由于调式是分别调高半音或调高全音,所以更容易向听众传达一种欣喜的感觉。可以说,水平上的远和垂直上的远、文字描述上是不同的。

我们熟悉的红、黄、绿三色对应的是某个调式是D转调、S转调、T转调。对于那些功能难以理解的调式,如E、B和F♯,颜色是根据和弦篇第八章之前的所有内容进行综合判断的,目前还没有介绍。

通过纵向和横向组织调式,你将发展对调式的有机理解,而不仅仅是对它们的数字理解,而是将它们与表达和安排联系起来的理解。从这一点开始,我们将根据具体的转调方式对调式进行分类,以填补我们对调式的认识。

总结

  • 在转调时,除了平行调转调外,调号(音阶成员)都会发生变化,除了同主转调外,中央音高都会发生变化。

  • 中央音的变化与歌曲的兴奋感有关,而音阶成员的变化则影响声音的听觉新鲜度。

  • 当转调到一个有共同基本和弦的调上时,可能需要“重写功能感”,因此在理论上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中。。。